首批80万尾鱼苗投产,清远进一步推动禾花鲤鱼产业发展
近日,清远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清远农推中心”)将首批3000余斤规格达5厘米的禾花禾花鲤鱼苗成功配送至连南瑶族自治县,预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00余亩,鲤鱼直接惠及农户30余户,产业助力当地禾花鲤鱼产业发展。发展
禾花鲤是首批清远北部山区的特色鱼种,具有生态适配性高、鱼苗经济附加值大的投产推动双重优势。自2019年起,清远清远农推中心通过实施禾花鲤繁育与推广项目,进步系统收集并保育当地土著禾花鲤亲鱼2000余尾,禾花建成现代化循环水繁育车间,为禾花鲤规模化繁育奠定了坚实的种质与技术基础。
2024年7月,清远农推中心协同广东省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布《DB4418/T025—2024禾花鲤》地方标准,实现了从种质、形态到养殖的全流程标准化。2025年4月,中心组织繁育禾花鱼水花80万尾,经科学培育,鱼苗成活率突破95%。
近年来,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连南、连山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依托“万村授信”等政策支持,积极培育本土特色产业。其中,连南示范区在2024年实现“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成效,亩产值超万元,成为全省生态农业标杆。2025年,连山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农户普及率达80%。
据了解,此次鱼苗投放覆盖连南县3个镇5个自然村,在对象上,优先选择具备种养基础的合作社及脱贫户;在配套上,发放操作规程手册及水质检测,应急药品等物资;在模式上,推广“水稻+禾花鲤”生态共作,投放密度严格控制在300-400尾/亩,确保稻渔共生系统稳定。通过建立“保底价+市场价上浮”订单联结等机制,有效增强了联农带农能力。
为促进产业升级,中心积极整合大湾区科研资源,构建起“苗种—技术—加工—品牌”全链支持体系。中心开展专家驻点指导,解决生产难题;借力“国家级稻田鱼文化节”推动农文旅融合,开发鱼干、鱼酱等高附加值加工产品;将禾花鲤纳入“清远好风土”区域公用品牌,对接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拓宽了市场渠道,有力促进了产业增值、农民增收。
禾花鲤的推广不仅能促进产业增收,更能显著提升生态效益。通过鱼类摄食害虫及杂草,减少农药使用量30%,排泄物替代化肥10%;稻渔共作亩均产值提升至传统种植3倍以上,达万元级;系统固碳能力较单一种植提升15%,推动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采写:黄旭君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相关文章:
- 首届广东优品展启幕,清远西牛麻竹笋礼盒当选官方伴手礼
- 苦寻七十余载 才知他已牺牲在运送物资路上——后人讲述南侨机工蔡长世及其家族感人故事
- 从木棉王到古树公园:广东形成古树名木保护新格局
- 潮州茶园“生态加减法”:“茶草共生”模式激活茶产业绿色转型新路径
- 年消费百万吨牛肉的大湾区,要举办首届“媒体+”潮汕牛肉火锅文化节啦
- 长势良好!梅州今年新建的130公里防火林带完成种植后首次抚育
- 跨越山河的“高原好物之约”!“供销携手 藏品出藏”展销活动即将登陆羊城
- 吼~ 36℃!秋分都快到了,气象部门却要提醒你防暑降温!
- 情牵育苗人 礼赞园丁情!梅州各地开展丰富活动庆祝第41个教师节
- 广东台山晋级全国“村排”八强!今晚8点迎战福建晋江
-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梅州市分公司与瑞众保险广东分公司成功举办“乡村振兴梅州双柚工程”活动
- 龙门青瓦,让岭南乡村长出新模样
- 广东畜牧+预制菜赛道如何“飞”?“媒体+”培训第三期安排!
- 深圳出台“媒体+”行动方案,多举并措赋能“百千万工程”
- “小庭院”→“大产业”!梅州多部门联合启动“‘益企共赢’赋能庭院经济”行动
- “渔歌+电音”惊艳夺冠!阳江赛区三强诞生丨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
- 中国短剧“出海”势头迅猛 市场规模有望达百亿美元量级
- 广州呢部巴士“姜”味爆棚!连山大肉姜,等你来尝鲜
- 亮相成都IFS、对话蜀茶圈,珠遵新茶饮破浪蓉城
- 铸匠心卫粮安!广东省第二届农事运动会——农作物植保员技能大赛9月15日开赛